退役軍人工作者:立足本職崗位 做好服務保障
3月5日上午9時,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。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,多處提及退役軍人工作,引發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的強烈反響和熱切響應。
重慶市綦江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 李洪
鄉村是退役軍人施展才干的廣闊舞臺。近年來,重慶市綦江區通過建立完善制度、搭建就業創業平臺、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等舉措,為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提供服務保障、營造良好環境。截至目前,全區已有327名退役軍人進入村“兩委”,其中有84人擔任村(社區)黨組織書記。
綦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每年都會定期組織“兵支書”參加培訓,到鄉村振興示范村參觀學習,借鑒基層治理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好做法。如今,在綦江區大大小小的村落中,“兵支書”帶領村民通過種植草蔸蘿卜、柑橘等農作物增收致富,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。2025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到“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服務”“各級政府要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,完善雙擁工作機制,鞏固和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”,這讓我們備受鼓舞、倍感振奮。我將立足本職崗位,全身心做好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。
北京市房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 邢瑞賢
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不僅關乎退役軍人的生產生活,更是他們融入社會、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體現。今年全國兩會更加注重民生,近年來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也多次提到退役軍人就業,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2025年,我們將在政策落實上持續發力。全面梳理、精準解讀各項支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政策,確保政策紅利精準滴灌到每一位退役軍人身上。我們將在技能培訓上重點發力。推動培訓與就業一體化深度融合。聚焦市場需求和新興產業,注重加強在無人機、AI等前沿領域的課程設置,提升退役軍人在新時代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。我們還將在就業服務上全面發力。精準對接企業崗位需求與退役軍人技能特長,實現人崗匹配最大化,為有創業意愿的退役軍人提供創業指導精準服務。
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、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 李好黨
2021年8月,我進入退役軍人事務系統,從事思想政治工作。三年多來,我邊學邊干、邊干邊總結,深刻領悟到了做好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。我將與同事一道,認真學習領會貫徹全國兩會精神,引導退役軍人加強理論學習;利用烈士紀念設施等紅色資源,組織退役軍人開展祭掃瞻仰等活動;在“七一”“八一”等重要時間節點,組織退役軍人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;加強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中心(站)政治文化環境建設,選樹宣傳先進典型,營造尊崇氛圍,不斷強化榮譽激勵;積極開展常態化聯系走訪,重點關注困難退役軍人,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關愛幫扶;積極引導退役軍人參加志愿服務、投身鄉村振興、助力基層治理,鼓勵退役軍人在服務人民、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建功立業。
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 張亞
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,我見證了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。研讀2025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“做好軍人軍屬、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”“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服務”等要求后,我更感使命在肩。我們將以此為行動指南,聚焦“精準服務、精細管理”雙輪驅動,通過打造“全周期”政策服務體系、“全鏈條”就業幫扶模式、“全方位”作用發揮平臺,著力構建立體化服務網絡。
“讓退役軍人暖心,讓現役軍人安心”——這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,而是融入基層工作日常的初心使命。我們將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把服務陣地打造成政策落實的“神經末梢”、排憂解難的“前沿哨所”、作用發揮的“紅色堡壘”,讓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既有政策高度,又有民生溫度。
中國退役軍人·全媒體記者?薛薇、趙晨冉、宮宇凡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