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曉春:從山巔守松人到生態守護代言人

胡曉春?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,玉屏管理區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,2004年退役

今年,胡曉春提交了《關于加強黃山風景區松線蟲防治的建議》。這份凝結了他17年守松經驗的“心血”,直指威脅古松名松的松材線蟲病防治難題,呼吁通過科技筑牢生態安全屏障。

“迎客松不僅是黃山的標志,更是中華民族的瑰寶,我們必須用最嚴密的防護守住這份饋贈?!彼抗鈭远ǖ卣f道。

自2008年接任成為第19任迎客松守護者以來,胡曉春在海拔1700米的山巔書寫著特殊的“履職日志”:每日6:30開始巡護,每2小時觀測枝丫、松針、樹皮狀態,夜間隨機巡查雷擊風險點……15年間累計寫下80余本、超160萬字的《迎客松日記》。這份涵蓋溫度、濕度、風力等27項指標的“樹木體檢檔案”,不僅為專家組提供科學依據,更成為他履職的原始數據庫。

2021年松材線蟲病防控研討會上,他首次以“民間專家”身份發聲,用連續5年的蟲害監測數據揭示防控薄弱環節;2022年黃山生態保護座談會上,他展示的“古松支撐架應力變化曲線圖”引發關注,促成景區加固防護設施專項撥款。這些扎實的田野調查,正是他作為人大代表建言獻策的根基。

“守松人的望遠鏡既要對準枝梢末節,也要望向民生關切?!边@位曾獲“全國勞動模范”稱號的退役軍人,將部隊培養的嚴謹作風融入履職實踐。2020年暴雨季,他在日記中記錄的土壤含水量異常數據,推動景區建立古樹根系保護預警系統;2021年游客激增期間,他通過觀測人流熱力圖提出的“錯峰導覽方案”,使迎客松區域客流承載效率提升40%。

為傾聽更多的生態保護聲音,胡曉春在巡護路線增設“民情記錄點”,近三年收集護林員、挑山工意見建議127條。2022年他推動建立的“黃山松保護志愿者聯盟”,已吸引600余名專業人士參與古樹監測。正如他在2023年議案附頁中寫道:“每片松針的顫動都是生態系統的呼吸,守護它們就是守護人與自然的契約?!?/p>

在胡曉春筆記本的扉頁上,有這樣一句話:松柏之志,經霜猶茂。從戰士到守松人再到民意代表,他始終踐行著“退役不褪色”的誓言。當被問及履職目標時,他撫摸著陪伴多年的巡護裝備說:“我要讓迎客松精神長出新枝,在每個人心里種下守護綠水青山的種子?!?/p>

(中國退役軍人·全媒體見習記者 管永婷)

【往期報道】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幸福村莊的“永聯樣本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從電網“特種兵”到群眾“貼心人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田間地頭的“答卷人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茶山林海里的“共富經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為安保人員“代言” 為行業發展獻策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讓世界看見中國釉色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大莊村的“逆襲密碼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腳沾泥土香 肩扛萬家事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“把不同群體的冷暖裝進心里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穿越生死邊緣的“水火英雄”

(代表委員中的退役軍人)共富路上的“跑鞋書記”

九九久久香港经典三级精品